今年六月,西太平洋的洋面上,中国海军最引人注目的两艘航母——辽宁舰和山东舰,玩了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戏码。它们没有联手外敌,反而来了场长达26天的“内部猎杀”。辽宁舰扮演美军,山东舰则全力以赴地“追猎”。
这种“自己打自己”的昂贵演练,究竟图个啥?日本媒体嘴里那些“模拟攻击”的喧嚣,根本没说到点子上。这背后藏着的,是中国海军作战思路的一次根本性转变。
海上猎手的新规矩
这场“内部对决”的核心,是为了验证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(A2/AD)体系在实战中的闭环能力。中国国防部发言人王学猛大校后来那句“互为条件、互为对手”,算是间接挑明了对抗的性质。
演练里,歼-15舰载机起了大作用。它们给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,比如突防速度超过5马赫的东风-27,提供了实时的目标指引。这摆明了,“航母牵制加上导弹打击”这套组合拳是能打的。
显然,这次训练并非传统的航母对决。它把航母编队当成了“侦察-锁定”网络的前沿探头,彻底融入到更庞大的海空天一体化打击体系里去了。
飞鲨亮肌肉
那歼-15为啥能扛起这么重要的战术任务?这背后,是“飞鲨”自身悄无声息的进化。作为翼展14.7米、身长近22米的重型舰载机,它天生就底子厚。
歼-15的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,满载武器能挂12个点,无论是反舰还是空空导弹,都能带齐。这让它“拳头伸得远,打得也够狠”。
更关键的是,它从“借鉴”走向了“自主进化”。现在,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大尺寸液晶屏座舱都已到位。最要命的,是换装了国产涡扇-10“太行”发动机,推力、寿命和可靠性都翻了几番。
山东舰在演练中创下了单日舰载机起降超过90架次的纪录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舰起降指挥官曾文辉和他的团队,硬是把舰载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压缩了近40%。他那句“接到紧急拉动通知反而很兴奋——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!”就足见一线官兵的战备状态和士气。
谁的航母坐不住了
这场演练展示的新能力,无疑给西太平洋的现有棋局扔了颗石子。美日同盟,尤其是日本,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战略焦虑。日本《读卖新闻》最先跳出来炒作,日本防卫省更是直接解读成“渗透第二岛链”和“模拟攻击美军”。
这种“草木皆兵”的心态,骨子里是日本对自己军事扩张的力不从心,以及一旦区域有事,担心自己被孤立的深层恐惧。毕竟,他们自己“出云”号航母化改造还在进行中。
而美军“里根”号航母的动作,更是值得玩味。在中国双航母演练进行到第21天时,它突然向南撤离。虽然五角大楼给的解释是“正常调动”,但外界可不傻,怎么看都像是“措手不及”后的避让。
就在近日,美、澳等19国启动了“护身军刀-2025”大规模军演。日本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,恐怕也是为了更深地绑定美国,配合其战略部署,好给自己找个“正当理由”。
天平,开始倾斜
这场“内部猎杀”最终收获的,是一套经过实战检验、能在远海有效拒止强敌的可靠作战体系。这种能力的含金量,远超单纯增加几艘航母。
它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:西太平洋的军事博弈规则正在被彻底重写。曾经被奉为圭臬的“航母决胜论”,正面临来自海空天一体化打击体系的严峻挑战。
随着即将服役的福建舰、以及快速发展的093B型核潜艇舰队等新力量陆续登场,力量天平的倾斜速度还会加快。那些过去常被挂在嘴边的“岛链封锁”,恐怕正从一个战略构想,变成一张逐渐泛黄的历史地图。
嘉正网-最大线上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股票配资炒股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