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美职工】
原标题:王荣荣带动2000余人技能就业,将“安康家政嫂”劳务品牌推向全国(引题)
金牌家政嫂的蝶变之路(主题)
工人日报—中工网记者 祝盼 毛浓曦
7月2日晚,《闪亮的名字——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》播出,陕西康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康嫂家政)培训讲师王荣荣名列榜单。
次日上午,在陕西省安康市,记者见到了39岁的王荣荣。言谈举止自信、从容,让人很难将她和“初中便辍学打工”联系在一起。
“这些年来,我内心越来越强大,也越活越坚定。”王荣荣说。
用努力换尊严
1986年,王荣荣出生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吴台村一个贫困家庭,是家里长女。初中毕业后,为减轻家里负担,她辍学打工。
2011年,王荣荣结婚成家,育有一子。然而,原本幸福的生活却突生变故。2014年底,丈夫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癌晚期,最终于2015年离世。
丈夫离世后,她背负40多万元外债,刚满3岁的孩子嗷嗷待哺,自己又无一技之长。那段时间,王荣荣整日以泪洗面。
“丈夫治病欠下的钱一定要还完!”之后几年,王荣荣四处打工。
2018年初,王荣荣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之后不久,村组微信群里一则家政培训的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——“贫困户参加培训,费用全免,还推荐就业”。她赶紧报了名。
20天的育儿培训中,王荣荣是学员中最认真努力的一个。她白天上课听讲,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,晚上回家抱着枕头当婴儿练习动作。最终,她成为康嫂家政的一名持证育儿嫂。
“3天试用期,不满意不要报酬。”王荣荣全身心投入对雇主家庭的照料。产妇、老人、儿童、上班人士,根据家庭成员不同的年龄与身份,她准备不同的营养餐;为“宝妈”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,排忧解难。
精心精湛的服务,让王荣荣成长为一名“金牌月嫂”。客户对她的称呼不约而同经历“小王—王姐—王老师”的变化。她先后服务30多个家庭,客户满意度100%,创下“零投诉”纪录。“所有的尊严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知识换来的。”王荣荣说。
拿奖证明
即使如此,王荣荣还是有自己的辛酸,就是周围人对当月嫂的不理解。
2020年8月,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省举办,王荣荣代表陕西省参加家政服务项目类比赛,赛前康嫂家政总经理李沛钟激励她说:“想让儿子,想让大家改变对这个行业的看法,那你就拿个奖回来证明!”
“我就是为金牌去的!”王荣荣决定奋力一搏。
比赛中一项是要在25分钟内完成牛肉饼的制作。和面、醒面、擀面、包制、烤制等,最难的是时间把控。
赛前一周多,王荣荣每天凌晨4点起床去牛肉饼摊前“偷师学艺”,近距离观察学习。回到家,再反复实操。
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,最终,王荣荣从21个省份的3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,获家政服务项目金奖。此后,人社部授予荣誉,她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家政服务“全国技术能手”。 2022年4月,她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
王荣荣逐渐成了陕西省家政领域的标杆。2021年9月,她从一名一线月嫂转岗为培训讲师。刚开始讲课,她不敢看学员,只会照着PPT念。一节课下来,大部分学员都趴在桌子上睡觉。“王老师,你是最好的催眠师。”有学员说。
王荣荣决定改变。回到家,她就对着镜子练形体、练表情管理,再对着手机镜头讲课,录成视频反复找问题。同时,她挤出时间读书学习,强化专业知识。
如今,慕名而来的学员越来越多,王荣荣的培训课成了最受欢迎的课。
化茧成蝶
截至2024年底,王荣荣为安康市20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量身定制了岗位培训,共培训留守人员、下岗人员、失业人员、大学生再就业学员8000余名,培养了800余名家政服务高级技能人才,累计培训家政服务工种120余班次,带动就业2000余人。
2021年3月和2023年12月,王荣荣先后被评为国家级、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,并在安康市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设立工作站。工作站成立以来,她陆续组织开展大师讲堂活动,培养了一大批家政服务员。2022年8月,王荣荣被评为全国劳务品牌安康家政嫂“形象代言人”。
王荣荣深入安康周边县区乡镇贫困村进行宣传,和村干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培训,用“送技能下乡”的方式,使学员们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培训。2024年9月,王荣荣更是主动请缨参加陕西省技能援藏项目,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,她针对游牧生活特点,创新“流动帐篷课堂”,与康嫂家政一同培训藏族妇女。
“应整合各类家政资源,建设全省智能家政服务平台,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保洁、护工、育儿等家政服务,简化整个交易流程。”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,她还提出,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实施智能匹配,确保为用户提供高标准的家政服务。”
最近,王荣荣正忙着投简历,简历里对自己所获荣誉只字未提,以一个普通家政服务工作者的身份求职。“这个暑假计划去北上广客户家里服务,以此调研一线城市家政服务发展到哪一步了,客户需求有怎样的变化?”王荣荣说。
嘉正网-最大线上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股票配资炒股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