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或作于开元十四年(726)。据诗意,李白刚从“吴会”客旅回淮南。淮南:指扬州,时为淮南道治所。征君:对不受朝廷征辟的士人之尊称。赵征君蕤:赵蕤,李白蜀中挚友。【《长短经序》(唐-赵蕤):“梓州郪县长平山安昌岩草莽臣。”《新唐书-艺文志》杂家类著录:“赵蕤,《长短要术》十卷字太宾,梓州人。开元召之不赴。”《北梦琐言》卷5:“赵蕤者,梓州盐亭人也。博学韬钤,长于经世。夫妻俱有节操,不应交辟。撰《长短经》十卷,王霸之道见行于世。”(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也有赵蕤简历。)】
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(李白)
吴会一浮云,飘如远行客。功业莫从就,岁光屡奔迫。
良图俄弃损,衰疾乃绵剧。古琴藏虚匣,长剑挂空壁。
楚冠怀钟仪,越吟比庄舄。国门遥天外,乡路远山隔。
朝忆相如台,夜梦子云宅。旅情初结缉,秋气方寂历。
风入松下清,露出草间白。故人不可见,幽梦谁与适?
寄书西飞鸿,赠尔慰离析。
【注释】吴会:秦汉会稽郡治吴县,郡县连称;东汉分设会稽郡和吴郡,二郡并称。《杂诗》(魏-曹丕):“西北有浮云,亭亭如车盖。惜哉时不遇,适与飘风会。吹我东南行,行行至吴会。”《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》(唐-孟浩然):“别后能相思,浮云在吴会。”
从就:往从;往就。《后汉书-独行传-向栩》:“不好语言,喜长啸。宾客从就,辄伏而不视。”《问慰诸帖之十》(晋-王羲之):“诸贤从就,理当不疏。”
岁光:岁月光阴。《奉辞镇西应教》(齐-王融):“徘徊岁光晚,摇落江树秋。”奔迫:急迫。
良图:良好打算,远大抱负。《答韩使同在边》(唐-陈子昂):“废书怅怀古,负剑许良图。”
绵剧:疾病沉绵加剧。《七十翁》(宋-方回):“酒病沉绵剧,诗愁感慨多。”
钟仪:春秋时国伶人,晋楚之战中被俘,仍旧戴楚帽。后喻被羁囚的人不忘故国衣冠。【《左传》成公九年:“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。问之曰:'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'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’使税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问其族。对曰:'泠人也。’公曰:'能乐乎?’对曰:'先父之职官也,敢有二事?’使与之琴,操南音。”】
庄舄(xì):战国时越国人,在楚国作官,病中思念故国,发出越声。【《史记-张仪列传》:“越人庄舄仕楚执圭,有顷而病。楚王曰:'舄故越之鄙细人也,今仕楚执圭,贵富矣,亦思越不?’中谢对曰:'凡人之思故,在其病也。彼思越则越声,不思越则楚声。使人往听之,犹尚越声也。今臣虽弃逐之楚,岂能无秦声哉!’”中谢:近臣。】
相如台:司马相如琴台,在成都。【《初学记》卷24:“王褒《益州记》:司马相如台在州西笮桥北,百步许。李膺云:'市桥西二百步,得相如旧宅,今梅安寺南有琴台故墟。”】
子云宅:西汉文学家扬雄,字子云,成都人。子云宅指扬雄闭门著《太玄》处,在成都。【《太平寰宇记》卷72益州:“子云宅。在少城西南角,一名草玄堂。”】《堂成》(杜甫):“旁人错比扬雄宅,懒惰无心作解嘲。”
缉:《玉篇》:“缉,续也。”
寂历:寂静;冷清。《过彭泽》(唐-孟郊):“扬帆过彭泽,舟人讶叹息。不见种柳人,霜风空寂历。”
飞鸿:鸿雁。离析:离散。《杂诗》(晋-张华):“同好逝不存,迢迢远离析。”《司马温公行状》(宋-苏轼):“今乃母子离析,家事流落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共二十二句。首八句汇报自己状况。俺像吴越之地一片浮云,漂泊无依的一个远行客。功业不知应到何处成就,岁月时光却奔促急迫。雄心壮志不久便减损放弃,衰弱多病一天比一天加剧。古琴放入空匣不能弹奏,长剑也只能徒然挂在空壁。接着六句写思念故乡。怀念被俘后仍不忘故乡的钟仪;可比生病后发出乡音的庄舄。京城在遥远的天外,家乡千山万水相隔。早上想起司马相如琴台;晚上又梦到扬雄故宅。“旅情”四句写眼前秋景。旅途之情刚刚结续,刚刚感受到肃杀冷清的秋气。清凉的秋风吹入松林,白露下降草间一片茫茫。(以秋之凄清衬托病后之寂寞孤独。)末四句点题,写寄书缘由。老朋友如今已不可能见到,幽幽长梦中该与谁人相遇?托西飞大雁捎去一封书信,赠您此诗以安慰彼此遥远的长久的分离。
【参考文献】周斌《《长短经》作者赵蕤杂考》《西华大学学报》2007(04)
蒋志《李白与赵蕤》《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2001(01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正网-最大线上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股票配资炒股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