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病案未按规范要求书写,侧重展示诊疗思路。
(所写即所想)
引言
现在女性月经不调的特别多,尤其是月经量少和内膜过厚引起的月经量多的,但是似乎月经量少的更多,只是一般女性不去注意,也不加以重视而已。这个患者就是月经量少,用她的话说就是少的可怜,还没割破个手指头流的血多,总之很少。各位同行有没有发现,其实月经量少并不好治,什么“得温则行”、“活血”之法效果平平。今天这个患者就用另一种治疗方法打开您的思维!
病情总结如下:
患者,女,38岁
主诉(病):月经量少
兼症(症):性冷淡、素有腹胀、腰痛,容易上火(咽喉痛)
脉:左关脉弦、尺脉沉,右关脉大略数无力。
思路分析:
内经言: “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”
张介宾言:“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,经曰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,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。”
月经与冲脉的关系很多经典都有过论述,在这不做详解。(脑子里过一次即可)。
冲脉隶属于阳明。
所以治疗月经不调可从肾(水)、肝(木,血),心(火、血)、胃(土、气)来论治。
脉象分析:
左关脉弦:柴胡、炒白芍(四逆散架构,临近例假或者经期可加枳实,即为枳实芍药散,促进内膜脱落,增加血量)
性冷淡、尺脉沉:淫羊藿、枸杞子(一温一凉相伍以提高性欲,其实提高性欲增加同房次数也是调节月经的一种方法,其实现在性生活不和谐是女性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原因)
素腹胀、易上火(咽喉痛)、右关脉略大数无力:太子参、半夏、麦冬、陈皮、苍术、茯苓。
处方完成如下:
图片
患者反馈:
图片
总结:
1、我的门诊其实妇科最多,但为什么公众号给大家分享妇科病案很少呢?因为妇科还是相对简单,这所说的简单并不是说妇科好治,而是治妇科病有相对明显的规律可循。比如:
肾(水)→ 肝(木)→ 心(火)的相生链。肾水涵木:肾精滋养肝血,肝血充盈则冲脉气血旺盛。《景岳全书》:'冲脉隶于肝肾')
肝木生心火:肝疏泄气血至心,心阳温煦冲脉,推动月经来潮。《血证论》:'血之运行,全赖心火鼓动'
冲脉为桥梁:冲脉起于胞中(肾所主),上行散胸中(心所居),贯穿肝经所过之少腹,成为水→木→火能量传递的通道。
2、今天分享这个病案更想说明的是冲脉隶属于阳明,从阳明去治疗月经不调,准确来说从半夏、麦冬这个药对来治疗月经不调。那她有出处吗?
张仲景之麦门冬汤: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气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(冲脉虚火上炎:麦冬清虚火,半夏降胃气,火随气降)。
张仲景温经汤:问曰:妇人年五十所,病下利数十日不止,暮即发热,少腹里急,腹满,手掌烦热,唇口干燥,何也?师曰:此病属带下。何以故?曾经半产,瘀血在少腹不去。何以知之?其证唇口干燥,故知之。
亦主妇人少腹寒,久不受胎;兼取[3]崩中去血,或月水来过多,及至期不来。
温经汤中半夏、麦冬何以解释,各家众说纷纭。其实麦冬、半夏就是在降冲脉。
月经至期不来:麦冬、半夏通降冲脉促进月经至。
月水来过多:麦冬、半夏促进内膜充分脱落以止血。
陈修园在《女科要旨 》中借用《金匮要略》麦门冬汤治疗倒经 。
张锡纯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提出加味麦门冬汤,以麦门冬汤为基础,加入活血通经药(如丹参、桃仁)和柔肝敛冲药(如白芍),形成更全面的“降逆安冲,导血下行”法 。
所以麦冬、半夏治疗月经病是一脉相承。
内经(冲脉隶属于阳明)→伤寒杂病论(麦门冬汤、温经汤)→陈修园(麦门冬汤:倒经)→张锡纯(加味麦门冬汤:降逆安冲、导血下行)
换个思路:如果张仲景对麦门冬汤和温经汤的关系有所阐述,如果陈修园能说明白麦冬汤治疗倒经来源于温经汤而不是麦门冬汤,如果张锡纯把加味麦门冬汤改为减为温经汤。而温经汤是一张众所知之的治疗月经的处方。那我们的中医传承是不是更容易些呢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嘉正网-最大线上配资-配资网前十名-股票配资炒股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